112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資訊
ⒽⒾⒼⒽⓁⒾⒼⒽⓉ 本學院規劃一系列半導體領域全英文微學分非同步線上課程,提供給全校對半導體領域有興趣的學生修習。歡迎全校同學至選課系統選修!!。 課程系列請參考連結:https://ais2m.ncku.edu.tw/?action=news&id=925 特別一提,「非同步線上課程」提供選修的學生,自行規劃上課時間的彈性,也能減少選課時間表衝堂的問題,有利學生同時兼顧完成更多課程並累積學分。 「微學分非同步線上課程」屬彈性密集課程,相關棄退選機制較為不同,請查閱選課系統說明 https://reg-acad.ncku.edu.tw/var/file/41/1041/img/2680/flexibleintensivecourses_d&w.pdf |
█ 院核心課程
▒ 人工智慧導論與實作 │ 傅志雄 兼任助理教授
課程類型:中文‧(必)選修‧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本課程提供學生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等相關理論。涵蓋的主題包括各種支援編程語言、開發工具、時間序列預測、物件偵測和人工智慧應用程式
▒ 大數據分析與雲端運算 │ 王宏鍇 助理教授------English taught
課程類型:英文‧(必)選修‧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本課程將使學生瞭解大數據分析與雲端運算之理論及其應用,課程內容包含資料前處理、特徵選取與線性迴歸、各種分類方法如決策樹、關聯規則、類神經網路、貝氏分類法與貝氏網路、支援向量機、集成學習;各種分群方法如模糊c平均法、混合模型聚類、自組織圖、網格分群與部分維度群聚演算法;萬用啟發式演算法如基因演算法、模擬退火法、粒子群演算法和螞蟻演算法;雲端運算的三種主要類型,即基礎架構即服務、平台即服務以及軟體即服務,並以程式實作讓學生撰寫實際問題,使學生具備求解實務產業問題的能力。
▒ 永續能源導論 │ 林士剛 教授------邀請產官學界講師授課
課程類型:中文‧(必)選修‧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1. 培養具備溝通與管理能力之永續創新製程產業科技人才。 2. 培育學生藉由研究及實作了解產業現況、跨領域整合思維與多元國際觀。 3. 以理論與實務之配合,學習解決永續發展、智慧製造相關之工程議題。
█ 晶片設計學位學程
▒ 數位積體電路設計概論(I) │ 郭致宏 副教授-----HIGHLIGHT
課程類型:英文‧非同步‧線上課程
學分:0.5學分
介紹基本數位邏輯系統設計概念:
Introduction/ Boolean algebra/ Applications of Boolean algebra/ From Boolean to circuits/ Design of combinational circuits/ Multiplexers and decoders/ Registers and counters/ Analysis of sequential circuits/ Design of sequential circuits
█ 半導體製程學位學程
▒ 半導體科技與供應鏈導論 │ 江孟學 教授-----暑期授課
課程類型:英文‧暑期‧實體課程 ---此課程為國際暑期彈性密集課程,需支付活動費新臺幣2500元,包含交通、參訪及誤餐費用。
學分:2學分
邀集半導體學院及頂尖研究中心之教師與業師聯合講授,以半導體技術和供應鏈的基本要素為主題的系列課程,主題將包括 IC 設計、奈米材料和奈米複合材料技術、元件物理和製造的基礎知識、人工智能、物聯網和 5G 應用的先進封裝技術、數字孿生和 IC 封裝、以及 積體電路製程整合與元件量測。
課程介紹:https://ais2m.ncku.edu.tw/?action=news&id=837
▒ 半導體關鍵技術暨領導實務 │ 華邦 徐英士 總經理
課程類型:中文‧華邦X成大‧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本課程將融合半導體的產業技術概論介紹,以及領導統御相關課程兩大主軸,藉由業界人士系統性的介紹,使在學學生能夠了解半導體產業的實務做法,協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將如何結合實際應用;同時透過業師分享職 場的必備心法與軟實力,包含如何有效溝通、提升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等,讓自己成為多元能力頂尖人才。
▒ 半導體科技工程-元件物理與製程概論 │ 陳貞夙 特聘教授----HIGHLIGHT
課程類型:英文‧非同步‧線上課程
學分:0.5學分
「半導體科技工程 – 元件物理與製程概論」課程涵括半導體特性、材料、元件和製程技術等半導體工程技術基本領域,並討論這些領域之協同相關性。
█ 半導體封測學位學程
▒ 製程整合與元件量測 │ 何青原 副教授----HIGHLIGHT
課程類型:英文‧非同步‧線上課程
學分:0.5學分
本課程包含VLSI應用元件的物理特性的基礎知識。將介紹載子行為、PN接面、MOS電容和MOSFET。此外,還描述TFT I-V電性測量。
▒ 智慧製造導入與實作 │ 謝昱銘 助理教授
課程類型:中文‧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本課程提供學生智慧製造導入與實作相關知識。涵蓋的主題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時間序列預測等相關理論以及編程語言。
█ 關鍵材料學位學程
▒ 奈米材料與合成科技 │ 許蘇文 助理教授----HIGHLIGHT
課程類型:英文‧非同步‧線上課程
學分:0.5學分
奈米材料科學與技術涉及奈米結構或奈米材料的設計、製造和應用,以及對物理性質或現象與材料尺寸之間關係的基本理解。 它涉及奈米材料或結構,是一個新領域或新的科學領域。 與量子力學類似,在奈米尺度上,材料或結構可能具有新的物理性質或表現出新的物理現象。 奈米材料具有極其廣泛的潛在應用,從奈米級電子學和光學到奈米生物系統和奈米醫學。 本課程將涵蓋以下主題:1.介紹 2.奈米材料的表徵 3.奈米材料的特性 4.奈米材料的表面化學 5.奈米材料的合成 6.奈米材料的應用。
▒ 寬能隙半導體材料及元件 │ 李亞儒 教授------English taught
課程類型:英文‧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本課程主要教授寬能隙半導體的物理特性與基礎元件設計概念。由古典物理出發介紹半導體材料的基礎光學特性,再透過近代物理介紹半導體材料如何發生光子吸收和輻射複合等量子轉換效應,並將這些基礎知識應用於各式寬能隙半導體光電元件,包含功率器件、光偵測器、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發光二極體雷射等元件基本工作原理介紹、設計與產業應用。
█ 智能與永續製造學位學程
▒ 鋼鐵冶煉之理論、實務與碳中和 │ 林士剛 教授------English taught ◆ New course ◆ 日本業師參與
課程類型:英文‧實體課程
學分:1學分
為減緩全球暖化,淨零減排與「去碳化」為現今鋼鐵產業面臨最嚴峻的挑戰。本密集課程將介紹低碳煉鐵與煉鋼製程技術,包含高爐-轉爐(BF-BOF)製程與直接還原鐵-電爐(DRI-EAF)製程。藉由介紹煉鐵與煉鋼製程之基礎原理與實務,使修課同學了解目前鋼鐵產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此外,針對缺乏天然資源的東亞地區,本課程將詳細介紹與討論一些研究計畫如何面對鋼鐵業如此嚴峻的碳中和挑戰。
▒ 量子科學 │ 陳家駒 教授------ New course
課程類型:中文‧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量子科學是未來發展趨勢,也是國科會未來20年重點發展項目,此課程將對從事光學、元件和固態相關研究生的量子相關物理知識建立有相當的助益。
▒ 數位攣生與IC封裝 │ 游濟華 助理教授----HIGHLIGHT
課程類型:英文‧非同步‧線上課程
學分:0.5學分
隨著傳統電晶體間距面臨理論上的挑戰,先進封裝已被廣泛用作“超越摩爾”技術的有效推動力之一。採用先進封裝使採用的技術有望幫助實現未來的 5G、HPC、AIOT 設備應用,將具有不同晶圓節點、晶圓尺寸等的各種功能晶片整合成到一個封裝單元中。為幫助聽眾了解先進封裝的優勢,我們將提供一系列差異化的封裝製程技術,包括關鍵技術趨勢、製程工藝挑戰、相應的製程方法、材料、模擬仿真工具解決方案等。
▒ 智慧型新能源管理系統(整合碳管理) │ 歐庭嘉 助理教授
課程類型:中文‧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全球逐漸暖化後,目前常見致災性暴雨、百年乾旱、致命熱浪高溫、森林大火等極端氣候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對於減碳議題再度受到各國重視。歐盟於2022/06/22日通過對抗氣候變遷的立法,包括將規定2030年前化學農藥用量減少50%、鋼鐵等產業的碳交易補貼將提早結束、碳邊境稅的適用產品範圍將擴大等。根據碳邊境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修正方案,歐盟碳交易系統將擴及海運業,自2027年開始,所有進出歐盟和歐盟境內的海運碳排放量將100%納入碳交易;此外,除了二氧化碳排放,歐洲議會也要求將甲烷等其他溫室氣體也設定價格機制、納入碳交易體系。全球面對淨零、碳中和與負碳排的技術發展已刻不容緩。我國也宣示「2050 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 臺灣將如同全球多數國家,務實規劃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轉型路徑。本課程將能源管理系統整合產業界碳管理的需求與發展,基於物聯網的能源管理系統讓再生能源、儲能技術能即時蒐集發電數據,搭配即時電力量測技術、物聯網技術、數據分析技術優勢甚至預測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時落實未來包括碳揭露(碳盤查與碳足跡計算)、碳減量與碳中和的淨零排放目標。
▒ 應用微奈米元件科學 │ 水野潤 教授------English taught
課程類型:英文‧實體課程
學分:3學分
本課程旨在介紹先進微奈米元件及微機電系統製程 (MEMS),培養學生提出新穎的功能性微奈米元件設計,並通過小組合作準備研究計畫及口頭報告。